三峽工程投產發電以來,所發電量主要輸往全國11個省(市),而被譽為“世界電都”的宜昌一度不能就地下載三峽電。去年6月,宜昌220千伏楊家灣變電站投運。至此,三峽電可通過三峽輸變電工程500千伏龍泉變電站轉送楊家灣變電站,再由后者供給宜昌電網。
宜昌供電公司調度中心主任曾俊平說,龍泉變電站第二臺75萬千伏安主變壓器已于今年下半年建成投產,通過具有兩臺24萬千伏安變壓器的楊家灣變電站,目前宜昌就地下載三峽電的能力從每年20億千瓦時提高到了每年40億千瓦時。
據了解,就地下載的三峽電將全部輸送給宜昌近年新上馬的一系列大型工業項目,包括投資160億元、國內醉大的三峽全通涂鍍板項目和投資60億元的南玻多晶硅項目等。隨著這些項目逐漸投產,宜昌今后就地下載的三峽電將增多。
在國際金融危機、三峽工程完工后國家投入對宜昌拉動減弱的背景下,宜昌社會經濟仍保持了較快發展。去年該市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均突破千億元,綜合經濟實力在長江沿線地級市中居前列。三峽電被就地下載后,緩解了宜昌在枯水期時的供電卡口現象,為當地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