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三峽大壩迎汛,開閘泄水騰庫已開始啟動。5月22日至31日,三峽水庫壩前水位將由138.40米消落至135.50米,6月1日起庫區按135米運行。
據悉,昨日三峽庫區入庫流量9000立方米/秒,而葛洲壩下泄流量12040立方米/秒。在三峽大壩蓄水之前,宜昌至重慶間的醉高水位差為136.9米,醉低水位差也有120.6米。而三峽蓄水135米之后,水位差只有31米。一旦發生洪水,下泄不暢,洪水就會通過600公里的狹長河道和13個峽口層層壅高,騰庫容對防洪十分必要。在汛期發生洪水時,三峽水庫運用部分庫容調蓄洪水,適度對下游地區發揮防洪作用,在此基礎上,利用樞紐泄流能力敞泄洪水,控制水庫蓄洪水位不超過允許擋水高程,以確保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及其施工安全。
5月23日壩下宜昌水位比22日相比上漲1.26米,屬汛期正常漲落幅度,沒有發生險情,對進出三峽船舶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