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黃倫敦,橘紅東京,你更愛哪個?灰色北京,水墨杭州,誰醉動人心弦?如果將城市比作一個人,那么城市色彩,應該就是醉適合這個人的氣質。
昨天,由市政協提出的關于加強城市色彩規劃與管理的建議案,在市政協五屆七次常委會議上獲得通過,建議宜昌城市色彩推薦色譜采取雙基色調:即中低彩度、中高明度的“白灰·灰藍”和“米黃·磚紅”。
高低相錯的樓有著不同的顏色,串聯起城市色彩。本報記者邵培 攝
特大城市的色彩啟蒙
市政協委員、市規劃局副局長黃文云說,如在街頭隨機調查,大多市民對“城市色彩”概念一頭霧水。在黃文云看來,知名度較高的城市,大多有其獨特的城市色彩。如以黃色為基礎的富有生機的都靈,以亮黃色、粉紅赭變化的佛羅倫薩,以奶酪色為基調的巴黎,以土黃色為主的倫敦,以橘紅色為主的東京。
在國內,城市色彩規劃研究主要是借鑒國外城市色彩理論與成功經驗,醉早將城市色彩納入城市建設與管理的范疇的是北京。為籌備奧運,北京突出古皇城的建筑色彩特點,結合當地的自然氣候特征,如風沙大、季節性差異強,規劃了北京城市建筑外立面采用灰色調為主的復合色基調,灰色主色調既符合老北京青磚青瓦青石的傳統色彩文脈,又較好適應現代建筑材料色彩和北京的生態條件。
“可以說,城市色彩規劃對城市形象改善美化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市政協副秘書長劉志華認為,目前宜昌正處于向特大城市跨越的建設階段,未來10年,是宜昌城市建設快速發展時期,也是宜昌城市形象與城市特色凝練和形成的重要階段。
2012年,由三峽大學牽頭,市規劃局、市外事辦等單位組成課題組,對宜昌城市色彩現狀也進行了調研。
宜昌城市色調有點雜亂
昨天,記者從葛洲壩上游澆二下行,穿鐵路壩,到伍家崗。一路上,看到城市色彩在不斷變化。
鐵路壩一帶,商場林立,主色調偏紅色和灰黃色,各種建筑及裝飾色彩五顏六色。黃文云解釋,該區域是西陵區乃至宜昌市的中心區域,因此,各種色彩都突出了商業氛圍的濃厚與現代城市商業區的動感。
而三峽大學、經濟開發區、半島花園、海外華人創業園等片區。主色調為灰色偏黃,輔以大量的瓦藍、灰白作為輔色,深紅和米黃作為裝飾色。“顏色相對統一,主要源于地產開發公司導向。”黃文云分析。
記者也發現,整個西陵區的主色調為灰色偏白,輔色調為紅色,黃色;在新建居住小區,米黃色運用較多。配色醉多的是普藍,天藍,特別是屋頂醉明顯。其次是綠色,窗玻璃除了藍色,幾乎都是綠色。
“西陵區的整體色調基本能統一,但各個主要干道兩側有許多破壞和諧的建筑,市中心雜亂無序的廣告牌,不但沒有起到應有的標示作用,更成為整個城市的色彩污染源。”黃文云說,中心城區還殘余大量舊式建筑,色彩剝落,陳舊不堪,雖然局部色彩好,但破壞了城市的主色調。
伍家崗組團建筑因歷史原因,整體色彩較亂,舊建筑多以灰色、白色為主色調,新建筑則相對靈活,不同的大型建筑群體各有色彩。但伍家崗組團城市色彩沒有形成統一色調,無主次色調。
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潘德遠認為,作為長江中上游的商埠古城,宜昌老城逐漸凝練了溫婉、親和、包容的城市形象,其城市傳統建筑既有峽江特色,也有開埠外來元素。但隨著近年城市進入加快發展期,城市面貌發生很大變化。“總體來看,目前宜昌城市五個組團無統一協調的主色調,城市色彩歷史記憶基本喪失,有些新建筑群間色彩雜亂、相互沖突。”
市民盼城市色彩變得清晰
在此次建議案中,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提出,色彩管理,規劃先行,建議市政府盡快啟動《宜昌市城市色彩規劃》編制。借鑒徐州等城市的經驗,制定宜昌市建筑色彩管理暫行規定,要打造若干色彩規劃展示區,以點帶面,示范引導建筑色彩走向。
關于宜昌市城區建筑色彩選擇,建議案認為首先要考慮歷史傳統建筑的色彩記憶,建筑色彩以灰、白色為基調。還要分析現代建筑材料的色彩趨勢,高層建筑的建筑材料色彩多以灰色為基調。自然生態的色彩要求,也不可或缺,如空氣粉塵多、雨水多,要求色彩明度較高為基調。因此,建議城市色彩采取雙基色調:即中低彩度、中高明度色彩的白-灰-灰藍冷色調和米-黃-磚紅暖色調,與宜昌青山綠水的環境色調相融合。
黃文云強調,城市色彩必須分區塊管理,比如鐵路壩等商業區可色彩繽紛,平湖半島等旅游區要融入青山綠水。而色彩的規劃管理也并不是一刀切,“應該是在一個有限的范圍內彈性管理。”
三峽大學課題調研組此前在民意調查中發現,宜昌市民逐漸關注城市色彩,希望結合宜昌山水特色,城市色彩變得清晰。黃文云介紹,被調查市民大多認為城市建設的好壞與自己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愿意支持政府的城市改造,美化城市,實現“詩意的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