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凜冽江風,廟嘴長江大橋江南段施工現場280名工人奮戰猶酣。8日下午1點過8分,隨著第一輛運載商品混凝土的工程車進場,大橋主墩首根樁基正式開始灌注。
肖笛是施工方一名檢測人員,他的職責是從每一輛進場的工程車上取下混凝土樣本,現場制成試塊加以檢驗。一個半鐘頭過去,肖笛的身前,11個試塊整齊鋪開。“每個項目進場,要經過三道關卡檢測,我是確保混凝土質量的第三把‘鎖’。”肖笛邊忙邊說,泥水濺到他的褲腿上,也沒有時間去整理。
記者注意到,肖笛頭上戴著藍色的安全帽,像他這樣的“藍帽軍”,江南段工地上約有130人。“‘藍帽子’代表監理、檢測人員,‘紅帽子’代表施工建設人員。”大橋現場指揮部副指揮長袁慶華解釋。盡管大橋工期緊張,但安全質量仍是指揮部首先考量的對象。
袁慶華說,橋墩施工是整個工程的控制性節點,江南江北和西壩總共是58根鉆孔灌注樁。其中,主橋墩18根鉆孔樁分兩個循環完工,每個循環至少需要50天,如果不能連續施工,將會導致大橋通車推遲。為搶抓當前枯水季節,廟嘴大橋鉆孔灌注樁務必在今年4月20日前完成,主塔墩承臺混凝土澆筑必須在6月底前完成。“這也意味著,大家要在工地上過春節了。”
4時8分,樁基開挖點傳來一陣歡呼,大橋主墩首根樁基灌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