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來,沙河一帶屬于雜居型社區。近年來,隨著“夜明珠”整治和沙河周邊的綜合改造,沙河舊貌換新顏,市政府同時承諾,在該區域建設一座城市環保公園。記者昨日從市住建委獲悉,這座公園擬于下月開建,欒樹、水杉等40余種花卉樹木將栽植其中。護坡岸:沿河垂柳拂
據了解,整個沙河公園被分為漿砌毛石護岸段、平行鐵路沿線段回填區、礦物堆場區和藥廠對岸區四大區進行建設。
其中,漿砌毛石護岸段以觀賞性游園的形式進行規劃,設置游步道,沿河步道,休息坐凳。在創造出豐富、自然植物景觀的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一個集散步、休息和觀賞功能為一體的生態景觀區域。
沿河邊坡擬種植垂柳,以及常綠開花的夾竹桃,地被栽植紅花酢漿草。河岸水邊擬栽植水生植物,豐富河岸景觀,創造水生景觀帶。山體擋墻種植油麻藤等攀援植物,修飾和美化山體。回填區:布設水體景觀
平行鐵路沿線段回填區將采用花灌木植物進行修飾和綠化,裝點公園內頗具觀賞性的區域。據介紹,其道路邊坡擬不規則種植開花類植物,形成自然、具有一定觀賞性的邊坡植物景觀。初選植物為紫薇、夾竹桃、櫻花、杜鵑。
河邊擬間接性地栽植水生植物,通過植物的搭配,更好地利用水體景觀資源,創造出豐富的水生植物景觀區域,使整個區域的景觀顯得更豐富、貼近自然,同時也起到凈化水源作用。初選為美人蕉、菖蒲和旱傘草等。礦物堆場區:儲備苗源,營造“綠籬”
如何確保新建公園后期植被苗源充沛,讓公園綠化美化不斷檔?市住建委介紹,公園礦物堆場區將大面積種植樹木,以水杉、欒樹、香樟等為主,在綠化設計上考慮儲備特征,為后期沙河植被景觀提供很好的苗源。同時,栽植冬青等綠籬,有效地遮擋住公園周邊矮墻。橫堤范圍內主要栽植水杉,邊坡栽植紅花酢漿草。植物栽種充分體現群落感和層次感
記者獲悉,在擬建的公園四大區域醉后一處——藥廠對岸區,將重點打造沿河觀賞,游覽景觀帶。通過成片植物栽植,把建筑拆除所騰出的空地有效利用。
“我們將充分利用自然環境進行植被栽種,以體現觀賞的群落感和層次感。”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建設完成后的沙河公園,將整體形成高低錯落、形態各異且自然的植物景觀,讓人可以欣賞到每個植物的形態。同時,依托這些綠色植被,形成一座供市民暢享的城市天然“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