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長江三峽大壩庫首的太平溪鎮,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山川秀麗。這里是陸羽《茶經》“第一州”峽州屬地;是國家級茶樹良種“宜紅早”的原產地;也是湖北省十大名茶名鄉名鎮之一,龍峽茶業正由此地伴隨而生。
在健康理念風靡的今天,茶葉作為送禮的選擇之一受到熱捧。隨著2013年的“節儉之風”刮遍中國大江南北,茶葉市場也刮起了一股“怪風暴”。今年的茶葉團購市場沒有往年火爆,取而代之的是零散訂單。高端茶的價格也走起“親民”路線,愛好喝茶的朋友們算是有“口福”了。高端茶品質不變更“親民”
往年此時,高端茶的銷售商早已備足貨量,準備賺得盆滿缽溢。但今年,不少商家已經不再將高端茶作為銷售常備的品類。鄧村茶商吳宏軍告訴記者,現在各家少備高端茶的原因,一是好茶葉本身產量就有限,第二就是買的人也比往年少了。“所以高端茶也要適應市場的變化,價格會下調一些,但是品質不變,這樣也算是給市民帶來了福利。”中端茶店月銷售十萬
記者走訪市場時,多家銷售商都表示,今年銷售醉火的禮品用茶價格都在1000-2000元/斤之間。采花茶葉專營店高先生告訴記者,4月份來買茶的顧客,大多青睞1500元/斤左右的茶葉。
記者在三峽國際茶城調查到今年的中端茶市場銷售尤其火熱,“從3月初到現在,我店里中端價格的金駿眉、大紅袍、鐵觀音等茶葉,批發加零售的銷售額在十萬左右。”一家中端茶專營店老板張紅英介紹說。專家提醒:茶企薄利多銷應對市場變化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高端茶葉價格同比去年下降。市農業局經作科科長王友海分析,這可能與全社會都在提倡“節儉”有關。今年在這樣的市場大環境影響下,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茶葉訂單大幅度下降,不僅茶葉團購量減少,高端茶葉積壓導致價格也跌了20%。團購減少,往年高端茶葉遇到市場經濟供需關系的影響也不得不放下身價了。所以,一些茶企業應該要積極采用“薄利多銷”的方法來搶占市場。
而今,在食品問題頻發的現狀中如何保證茶葉的優質安全?又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掙得一席之地?為此,記者專訪了湖北龍峽茶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萬志。
記者:在食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作為宜昌支柱性產業的茶葉安全生產顯得尤為重要,龍峽茶葉是如何保證茶葉質量安全的呢?
萬志:在鮮葉收購中,我公司嚴格按照《有機茶鮮葉收購管理制度》執行,茶葉安全衛生是醉起碼的標準和要求,現在廣泛推行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其中醉重要的一點就是拒絕農藥。在加工上,公司制定了規范的加工制度,保證在生產過程中的規范化和無污染化。
記者:現在茶產業表象恢宏,您認為業內還存在哪些問題?
萬志:在加工環節中有少數加工廠受利益驅使在茶葉加工過程中添加糖,這種不道德行為會砸掉宜昌茶葉的品牌形象;在生長環節中有些加工廠為了提前開園占領市場,引導茶農在茶樹上噴灑大劑量葉面激素以達到提前開園的目的;在銷售環節上也有以次充好、以陳充新的現象。
記者:您對宜昌茶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什么見解?
萬志:我認為宜昌茶業要做大做強,就必須要走“放心”路。讓消費者買的放心,生產者賣的放心,才能體現宜昌茶葉的優良文化底蘊。龍峽綠茶曾獲得“湖北名牌產品”“湖北十大特色名茶”“湖北省首屆食文化名食”“第九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金獎”等殊榮,我們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的產品定位和價值,這也是企業和市場走可持續道路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