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從市政府辦獲悉,《宜昌城區補好城市建設管理“七大短板”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印發,要求宜昌用三年時間,補齊公共廁所建設、背街小巷治理、老舊小區改造、農貿市場升級、停車秩序優化、占道經營整治、亂搭亂建管控“七大短板”,進一步提升宜昌城市品質。
公共廁所建設:到2020年,城區新建改建公廁117座,所有公廁達到二類以上標準,一類公廁占比達到15%。發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對外開放單位廁所,對城區主干道、公園廣場、商業組團、旅游沿線二類以下公廁提檔升級。優化公共廁所布局,城市居住區公廁設置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5座、商業區設置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11座,打造城區一刻鐘如廁圈。
背街小巷治理:建立裝修垃圾收運處置市場化作業體系,定期維護環衛設施,提升環衛作業標準,綠化美化裸露空地。建立居民群眾參與、市場主體作業、網格化巡察監督管理機制,清理積存垃圾雜物、消除衛生死角,維修破舊道路設施。
老舊小區改造:到2020年完成城區409個老舊小區改造,實現老舊小區規范化管理。2018年重點打造50個生活垃圾分類社區,建立4個以街道為單位的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2018年逐步增點擴面,打造100個生活垃圾分類社區,建立10個以街道為單位的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2020年全市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分類化收集、減量化排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
農貿市場升級:到2020年城區新增農貿市場33家,改造升級46家,取締馬路市場22處。按照地塊人口,輻射半徑及消費需求等,打造城市“菜籃子”工程便捷輻射圈。
停車秩序優化:到2020年新建公共停車場38個,新增公共停車泊位9268個,實現“互聯網+智慧停車”。新建居住小區按不低于1:1.2的比例配建停車泊位,在城區進出口、主次干道和重點場所安裝智慧城市泊車導示屏,推進社會公共停車場數據接入,實現停車泊位資源共享。
占道經營整治:到2020年完成城區77條占道經營突出路段的整治,設置流動攤點疏導點,建立規范夜市經營區。取締占道經營攤點,強力推進齊門、齊墻、入店規范管控。
亂搭亂建管控:到2020年拆除存量違法建筑52.65萬平方米,打造一批無違建示范小區和無違建路段。選擇規范物業管理小區、雜居小區先行試點、摸索拆除違法建筑方法,結合老舊小區、農貿市場改造、新區建設等打造拆除違法建筑的示范樣板,利用“打通道、暢出口、順民意”、創建無違建示范小區等活動,集中聯片、分區域、分步拆除存量違法建筑,營造優美的城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