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湖北省楚菜職業技能大賽比賽結果昨日出爐,全省800余名廚師競技,宜昌代表隊取得8個特等金獎、2個金獎,2個銀獎的佳績??傮w成績僅次于武漢代表隊。
特等金獎作品有味有文化
本次大賽主題為“弘揚工匠精神、叫響楚菜品牌”,這是湖北菜統一命名為“楚菜”之后,湖北省第一次舉行楚菜大賽。宜昌20多家酒店派出廚師參加比賽。
冬瓜雕編鐘、“虎座鳥架鼓”器皿、董永故里面點……除味道、刀工等專業技能,這次比賽凸顯了楚文化特色。
宜昌獲得特等金獎的菜有魚回魚獅子頭、拼盤香溪美人蕉、抬格子、玉米魚等。這些作品,地域文化特色濃厚。
一聲鑼響,熱騰騰、碩大的蒸籠格子抬出來,特殊的出場儀式、土家文化特色令評委們眼前一亮。
桌布一次鋪到位,餐具等距離一次均勻擺放成功,再將一尊屈原面塑置于餐桌中間,醉后進行“屈府家宴”主題講解。聚翁酒店的付淑清以高超的技能、富于文化特色的精彩講解獲楚菜服務特等金獎。
碧綠的葉子,包著潔白的魚肉,像一只翠綠色小皮球,這道魚回魚獅子頭即是以長江宜昌段魚回魚作原料,具有宜昌地域特點。
借鑒湘菜手法推楚菜
今年7月,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文件,明確將湖北菜簡稱統一規范為“楚菜”,將文化注入菜系內涵,講好楚菜故事,提升楚菜知名度,叫響楚菜品牌?!冻藰藴省肪幹埔舱谘芯恐?。
叫響楚菜品牌,有利于帶動湖北餐飲和旅游業。楚菜味道獨特,富于楚文化特色。要打響品牌,還要靠標準化操作。對于地方菜也一樣。
宜昌菜如何讓外地人吃了還想吃,吃了還想來?“注冊中國烹飪大師”葉慶年是本次比賽的宜昌隊領隊。葉慶年說:湖北不少地方菜好吃不好看,味道憑操作者直覺和手藝。希望楚菜標準盡快出臺,地方菜向楚菜標準靠攏,形式、制作都進行標準化操作,品質才能更進一步。湘菜品牌的打響,就得益于將湖南菜制作標準化。“有了制作標準,不管誰來做,不管什么地方,口味都差不多。”
宜昌目前也在做菜品標準化,主要是一些大的餐飲企業在做,社會餐飲沒有參與,還沒有進入推廣化階段。
標準化是否會影響口味
家常菜依賴于地道的食材,也依賴于做菜人的手藝。菜品標準化后會影響菜的口味嗎?葉慶年表示不會。
葉慶年以長江魚回魚為例,說:生長在急水里的魚回魚,運動量太大肉質太實;生長在靜水里的魚回魚膘多肉肥。只有宜昌長江段的水靜動適宜,魚回魚肉質老嫩適當。“我們的招牌菜魚回魚湯很受歡迎,就是實行了標準化制作。水用泉水,剖魚時血放干凈,制作時先煎好,姜蔥蒜鹽的量、熬湯時長都有標準。”“標準化制作,就是通過程序化操作,使菜的味道達到、保持醉佳狀態。”葉慶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