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宜昌正式“入梅”,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將明顯增加,小區居民和物業該如何防范突如其來的汛情,17日,記者獲悉,宜昌市已發布物業小區防汛操作指南(試行),供各小區物業及居民未雨綢繆,防備雨季災情帶來的損失。
去年6月,暴雨災情給宜昌帶來了巨大的財物損失。宜昌住建部門明確,物業項目負責人是本項目防汛工作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項目防汛準備、汛期指揮、人員防護、協助搶險救援等工作;物業服務企業主要負責人為防汛工作主要責任人,負責督促在管項目各項防汛工作的落實,制定應急預案。
小區應當常態化儲備防汛物資,地下車庫等要配備擋水板、沙袋、擋水墻等物資;低洼處、易積水部位架設抽水泵、管道等設備;外立面、道路、散水、圍墻等存在隱患周邊設置警示標識。
電梯井一旦進水,要及時關閉主電源,以溜車方式將電梯停于醉高層,當水從電梯底層或以上廳門口、電梯機房進入底坑時,用簸箕、勺子、水桶、潛水泵等清除。對電梯進行圍擋,正在使用的緊急呼叫聯系使用人,在附近樓層停靠并及時離開轎廂,待電梯維保員到達現場后進行處理。供電、供水、熱力、通訊、燃氣等管井,綠地、道路塌陷,樹木倒伏,線桿斷折,山體邊坡漫水等區域應成為防護重點。
住建部門要求,發布暴雨黃色預警時,小區服務人員全部進崗,加強對地下空間、低洼地段、高邊坡及圍墻附近等重點區域,電梯、配電等重點設施設備巡視巡查值守。發布暴雨橙色預警時,物業服務企業管理人員全部下沉一線,實行24小時防汛應急值守,在小區入口、單元樓棟入口處設置警示提醒,提示業主做好人員疏散、財產轉移等應急準備。發布暴雨紅色預警時,在屬地防汛辦公室、街辦社區指揮下封閉隱患區域,視情況做好人員、財產疏散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