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我省部署,宜昌市自即日起啟動新冠滅活疫苗的加強免疫接種工作。宜昌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加強免疫與全程免疫,間隔時間至少6個月,即在全程免疫6個月后才能再進行加強免疫劑次的接種。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在全程接種2劑次新冠滅活疫苗,滿6個月的18歲及以上人群,可在宜昌實施加強免疫接種;優先在新冠肺炎感染高風險人群和保障社會基本運行的關鍵崗位人員中開展加強免疫。
加強針能更好應對新冠變異株
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加強免疫是指在完成疫苗接種后,根據抗體消退的情況進行補充接種,保持人體對病毒免疫力的疫苗劑次。比如現階段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全程接種2針,根據人體抗體水平下降的程度,再進行1針接種,就叫加強免疫。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續發展,新冠病毒加速變異傳播,疫情輸入我國的風險仍然較高。近期,多地發生的由境外輸入引發本土聚集性疫情就充分說明,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仍然面臨著較大的壓力。
截至9月底,全球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總劑次已超過60億余劑次,我國已超過22億劑次,全國將近10.5億人完成全程接種。
這名專家表示,根據國內外研究結果來看,新冠疫苗在預防感染、減少發病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不過,疫苗接種后,經過一段時間,一些人的免疫力在下降,保護效果也在削弱。
針對這個問題,國家疫苗研發專班組織相關專家進行了論證,相關企業也報告了加強免疫后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研究結果顯示,加強免疫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發生,中和抗體快速增長或反彈。
面對新冠疫情防控持續存在的壓力,疫苗將起到關鍵作用。開展加強免疫,對于保護易感人群、有效遏制疫情傳播具有重要的意義。
另外,加強免疫產生的抗體持久力更強。加強免疫半年后,雖然抗體水平也有下降,但依然高于兩劑或一劑接種后的峰值。這些都提示,加強免疫之后會有較好的保護效果。
加強免疫還能更好應對新冠病毒變異株。有關滅活疫苗加強免疫的相關研究也表明,不僅抗體水平增加,抗體譜也更廣了,意味著它對變異株會產生更好的保護作用。
加強免疫須在全程免疫6個月后
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在全程接種2劑次新冠滅活疫苗滿6個月的18歲及以上人群可在宜昌實施加強免疫接種。
優先在新冠肺炎感染高風險人群和保障社會基本運行的關鍵崗位人員中開展加強免疫。新冠肺炎感染高風險人群,包括職業暴露風險較高人群,涉進口冷鏈物品的口岸一線海關檢驗檢疫人員,口岸裝卸、搬運、運輸等相關人員,國際和國內交通運輸從業人員、面臨較高境外疫情風險的邊境口岸工作人員、醫療衛生人員等,有在境外感染風險的人群,如因公、因私出國工作學習人員等。
針對市民關心的間隔多久能加強免疫?這名專家介紹,加強免疫與全程免疫間隔時間為至少6個月。即在全程免疫后至少需要6個月,才能再進行加強免疫劑次的接種。“舉個例子,滅活疫苗如果要加強免疫的話,至少在第二劑次接種之后,間隔至少6個月進行。”
針對如何選擇疫苗加強免疫?專家表示,在疫苗的選擇上,目前國家專家的建議是:使用已接種過的疫苗進行加強免疫。使用同一種滅活疫苗完成2劑次接種的人群,原則上使用原滅活疫苗進行1劑次加強免疫;使用不同滅活疫苗完成2劑次接種的人群,原則上優先使用與第二劑次滅活疫苗相同的疫苗進行1劑次加強免疫,如遇第二劑次相同疫苗無法繼續供應等情況,可使用與第一劑次滅活疫苗相同的疫苗進行1劑次加強免疫。“簡單來說,原則上使用原接種企業生產的疫苗,假如同一個企業無法滿足供應,也要選擇相同技術路線的疫苗來進行接種。比如之前接種了兩劑次滅活疫苗,那么在加強免疫時也應該接種滅活疫苗。”
高風險人群由單位組織集體接種
針對加強免疫如何組織實施?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對職業風險高的人群,以單位或行業為主組織集體接種,由各單位與之前接種點聯系統一接種。優先接種新冠肺炎感染高風險人群和保障社會基本運行的關鍵崗位人員;對包括普通市民在內的其他人群,則自行前往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點接種。
針對加強針是否收費的問題,這名專家表示,按照國家相關政策,依舊保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費”接種原則。
這名專家提醒,市民在加強免疫接種前,須帶好之前的接種憑證、身份證。另外,需嚴格避免禁忌癥,如果之前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出現了過敏反應,不管是第一針還是第二針,作為禁忌對象后就不能再接種加強針。
接種后,同樣需要在現場留觀至少30分鐘。有少數人會出現輕微的一般反應,如接種部位觸痛、發熱、頭痛、全身酸痛,這些一般不需要去醫院就診,注意休息一般在1-2天會自行緩解。但若感覺癥狀較重,持續時間較長,則建議受種者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