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點軍區(qū)江南大道熱鬧非凡,宜昌市第29屆元旦長跑暨江南大道改造竣工典禮在此舉行,10800名市民在這里激情奔跑,驅走了嚴冬的寒意,展現了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動人一幕。市委副書記王興於宣布宜昌市第29屆元旦長跑開始,由全市200多個單位組成的102個方陣邁開整齊的步伐。萬余名機關干部、公安干警、武警官兵、企事業(yè)單位的職工以及大中專院校、中學師生一起,依次跨過起跑線,一路上,加油聲不斷,歡笑聲不斷,口號聲不斷。宜昌市第29屆元旦長跑在江南大道鳴槍,萬余市民用“腳板”迎新年見證宜昌發(fā)展。以這種特殊的形式迎接新年,宜昌人堅持了29年。元旦長跑為何能在宜昌長興不衰?又見證了宜昌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長跑不再原地轉圈。
“第一屆選擇以長跑的方式迎接新年,有著多方面的原因。”說起元旦長跑的歷史,宜昌市體育總會秘書長、59歲的談榮昌如數家珍:文革后,保留下來適合群體的體育項目不多;對于普通百姓來說,長跑可以因地制宜,可以隨時隨地,不像打羽毛球等需要場地、設施、單人無法進行等,也是醉基礎、醉簡單卻又是醉有效的鍛煉方式;此外,用集體長跑的方式迎接新年,一方面是倡導全民健身,另一方面也是新年開始的一種寓意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