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市總投資516億元的62個交通重點項目整體推進
今年強力推進6大高速公路建設全面啟動3座長江大橋建設加快建設10條一級干線通道全力打造9大港站樞紐擴展實施惠民利民工程
奮力推進項目建設,綜合交通構架全面展現
交通建設投資再創新高。全年地方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9.71億元,占年度目標28億元的142%。其中,公路完成投資24.13億元、港航完成投資9.92億元、客運站場完成投資1.17億元、物流完成投資4.5億元,分別占年度目標的140.5%、119.5%、133.1%和132.8%。“項目建設年”活動扎實開展??偼顿Y516億元的62個交通重點項目整體推進,其中27個項目加快建設,15個項目主體工程完工,20個項目前期工作快速推進。
——宜張、宜岳高速開工建設,保宜高速順利推進,宜巴高速白河至霧渡河段建成通車,宜昌輻射全國的“六線”高速公路構架初現雛形。
——陸漁一級路基本建成,五峰融入市域一小時經濟圈。鴉來路宋左段、宜巴公路秭歸段建成通車,西部出口干線公路全面暢通。318國道萬城大橋至云池段、小鴉、當枝、宜黃、秭歸縣城出口等一級公路建設加快推進,“東部平原縣市一級公路相連,西部山區縣市一級公路上高速”的基礎已經鑄就。
——香溪長江公路大橋獲得國家發改委立項,白洋長江大橋初步納入國家過江通道規劃,宜昌長江經濟帶將新增兩座天塹通途。
——白洋一期、茅坪二期、云池二期、紅花套、峽口、石鼓、姚家港等碼頭先后開工建設,三峽樞紐港重點港區建設提速。
——宜昌汽車客運中心站與漢宜高鐵同步運營,宜港客運站、當陽客運站投入使用,東山高速客運站順利完工,我市客運樞紐體系進一步完善。
——三峽機場新增2條登機橋投入使用,助航燈光等配套工程完工,機場安全運行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三峽物流園、三峽壩區(茅坪)貨運中心、紅花套物流園等加快建設,三峽物流中心的三級物流體系初步顯現。
——完成縣鄉公路改造351公里、通村公路714公里、農村公路渡改橋659延米/8座、危橋改造1400延米/20座,新改建鄉鎮綜合交通服務站8個,建設港灣式候車亭20個、普通候車亭20個、城郊公交候車亭20個,農村交通條件進一步改善。
著力培育運輸市場,交通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一是運輸方式銜接不斷優化。漢宜城際鐵路建成營運,宜昌步入高鐵時代。宜昌汽車客運中心站與宜昌東站同步開通啟用,公交、出租、長途班線、旅游客運與火車實現了無縫銜接。三峽機場與長江黃金系列游輪設立“空水聯運服務中心”,實現了游輪與機場客運業務的互聯互通,促進了游客快速便捷中轉。交通運輸市場便捷化、舒適化程度大幅提升。
二是運輸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開通9條定線旅游線路,為游客提供點對點旅游運輸服務,進一步提升了宜昌旅游城市品質。積極謀劃應對高鐵開通帶來的沖擊,交運集團新增22條長途客運班線,線路覆蓋面由原來的20個省市增加到25個。通客車行政村新增30個,全市100%行政村通客車的目標有望于明后年全面實現。
三是城市公共交通不斷完善。城區出租車實施錯峰交班制度,緩解了高峰時段“打的難”問題。更新環保公交車170輛,全市城市公交保有量達1200標臺,城市每萬人擁有公交車輛8.6標臺。
四是物流運輸企業快速成長。全市A級物流企業達到23家,宜港集團、三峽物流園、宜達物流公司等三家企業入選“2012-2014年度全國交通運輸行業重點聯系物流園區(企業)”。第九屆中國國際物流節上,宜昌榮獲“2012中國物流城市醉佳投資環境獎”。
五是運輸經濟增幅不斷攀升。
強力實施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秩序不斷優化
一是狠抓行業安全監管。以“平安水域”、“平安工地”、“道路運輸安全年”三大安全管理活動為主線,強化對水域、道路和建設領域的安全監管。
二是狠抓市場秩序整頓。組織專班對火車站、長途車站、海通車站、宜昌商場周邊等重點區域的“黑車”進行專項整治;對“宜興線、宜秭線、宜遠線”非法營運車輛開展專項治理;對城市出租車車容車貌開展專項整治,嚴厲打擊不文明經營行為;對旅游客運市場開展聯合稽查行動,規范旅游運輸市場經營行為。
三是狠抓行政執法形象。有序推進執法標志標識、執法證件、執法服飾和執法場所外觀“四統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