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城區出現大霧,圖為市民在江邊騎車行走。本報見習記者朱敏攝
一場大霧,讓城區的春意消失殆盡。昨天上午9時03分,宜昌市氣象臺發布了春節后第一個大霧橙色預警信號,在城區周邊、沿江河谷及東部平原出現了能見度小于200米的濃霧。
昨天的霧不僅濃,而且顏色發灰,能見度很低,甚至令部分市民感到呼吸困難,這是不是霾呢?宜昌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羅劍琴表示,根據對空氣濕度的監測,早晨出現的是霧,但是中午前后,由于相對濕度下降,霧變成了霾。
其實,早春多霧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特有的現象。氣象專家解釋,由于醉近全市受暖濕氣流的控制,近地層空氣濕度較大,有些時段會接近飽和。夜間降溫后,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大量的細小顆粒,便形成大霧。冬春交替之際,在北方冷空氣沒有到來之前,且風力較弱的情況下,經常會出現這種天氣。進入春季之后,隨著氣溫升高,大霧才會有所緩解。
此外,記者從宜昌市環保監測站了解到,宜昌昨日空氣質量為輕微污染,污染指數為108,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宜昌市環保局提醒,在這種情況下,易感人群癥狀有輕度加劇,健康人群出現刺激癥狀,比如打噴嚏等,建議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減少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鍛煉。多條高速公路管制數條客運班線延誤
受大霧天氣影響,昨日我市境內多條高速公路進行了臨時交通管制。
記者從湖北高速交警了解到,昨日上午,湖北多地方遭遇大霧侵擾,能見度在100米以下,為確保司乘客人員安全,滬蓉高速荊宜段、滬渝高速漢宜段、滬渝高速宜昌至長陽段、三峽翻壩高速高速實行了臨時交通管制。上午11時后,隨著大霧逐漸散去,才逐漸恢復正常。
此外,荊州、荊門、當陽、長陽至宜昌城區之間客運班線車輛不同程度延誤。部分河段禁航14小時過江輪渡停擺一上午
昨日4時起,長江中游宜昌港至枝江江段出現大霧天氣,能見度不足200米,與此同時,三峽庫區歸州江段也出現不足1500米霧情。宜昌海事局立即對轄區宜萬長江大橋、枝城長江大橋、松滋口錨地等水域實施禁航管制,截至下午6時才解除禁航令。
昨天的濃霧還讓過江輪渡停了擺,平時靠輪渡出行的市民只好改乘公交車過江。到下午霧氣有所消散后,輪渡才恢復了運營。航管部門提醒市民,大霧天過江可以選擇搭乘公交車,前往西壩可乘8、16、22路公交車,前往點軍可乘27、28、29路公交車,以及由海通車站發往車溪、聯棚鄉的客車。機場航班大面積延誤下午4點前一班未發
昨日,三峽機場航班大面積延誤,下午4時之前一班未發。
從昨日上午7時開始,三峽機場天氣能見度就一直比較低,飛機起降醉低能見度標準為800米,而12點之前機場的能見度一直維持在200米,直到下午4時左右,能見度才從逐漸恢復到800米以上。受大霧天影響,當天北京至宜昌、上海至宜昌、深圳至宜昌、成都至宜昌、昆明至宜昌、貴陽至宜昌之間等14趟航班不同程度延誤。
據了解,從下午4時開始,隨著天氣的逐漸好轉,航班逐漸恢復正常,當天有近600名旅客出行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