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昌高新區創新型特色園區規劃方案通過評審,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同意推薦該區建設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未來5到10年,宜昌高新區將打造成以科技型產業、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生態發展為特征的“三峽新門戶”。
據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周?S鴻介紹,創新型特色園區是指在園區定位、產業選擇、發展模式和發展路徑上特色鮮明的國家高新區,目前全國只有十余家。建設創新型特色園區是國家高新區“二次創業”的基本要求,是新形勢下把國家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和科學發展先行區域的重要舉措。
2011年4月,市政府作出了將宜昌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型特色園區的決定。高新區管委會同有關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圍繞創新型特色園區建設的目標、思路、任務和舉措等展開了深入調查研究,制定了《宜昌高新區創新型特色園區建設方案》,向科技部申報建設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規劃期5年。
根據規劃,宜昌高新區將以新區建設為契機,全面推進一區多園建設,著力構建三大產業群。一是打造以硅材料、納米新材料為代表的特色新材料產業群,全力將高新區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硅材料產業基地、我國新興的納米新材料產業基地。二是打造以精細磷化工、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為代表的支柱產業群。建設具有國際水平的精細磷化工產業基地、中西部地區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特色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三是構建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戰略型新興產業為代表的培育產業群,打造中西部地區新興的電子信息產業聚集區、長江中上游地區重要的節能環保產業聚集區。
以“沿江聯動、功能聚焦、城業共生”為建設原則,該區將對原“一區十園”功能進行分解,形成“宜昌科技城、特色產業園、拓展工業園”三級區劃結構。以東山園區為基礎,將其打造成為集知識創造、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生活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城市區域。加快建設5個特色產業園。重點打造以精細磷化工為特色的?V亭園區,以裝備制造業、納米新材料為特色的深圳工業園,以新材料、現代物流為特色的白洋園區,以生物醫藥為特色的生物產業園和磁電子產業園等5個特色產業園。協調4個拓展區發展,在點軍工業園、伍家工業園、夷陵工業園、西陵工業園重點發展各類產業的大加工、大制作環節,實現與高新區聯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