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濱江公園內陽光明媚,秋色宜人。
在大南門段的一處羽毛球場內,市民韓先生正和朋友在這里奮力擊球,揮汗如雨。標準的場地和設施,配上綠色的生態地板,在綠樹掩映中,這片運動場地看上去令人很愜意。“在這里打球很爽!”韓先生對記者說,他就住在附近的世紀歐洲城小區,愛打羽毛球,經常約朋友到濱江公園來運動。以前是自己找塊土場地支個網子就開打,現在有了正規場地,感覺就好多了。
4個月前,9座生態球場在濱江公園上段全部建成,市民從此可在公園的標準場地上打羽毛球和籃球。
是否建球場請市民提意見
濱江公園,是宜昌醉具特色的戶外休閑場所。從早到晚,到這里運動鍛煉的市民絡繹不絕。
今年元旦期間,市領導到濱江公園走訪調研時,有市民提出,能不能將幾個打球的土場地硬化改造一下。
據了解,這些土場地是市民在濱江公園運動時自發形成的,主要有11處,分布在大南門至獻福路段。用來打羽毛球的居多,條件十分簡陋,加上黃土裸露,對濱江公園的形象也造成一定影響。
既然市民有這個需求,能不能辦得到?
市園林局工程科副科長溫銘鑫告訴記者,因為濱江公園是以綠地為主,也是大眾活動的場所,能不能建球場,主管部門也想聽聽市民的意見。
濱江公園上段現有自發形成的11個羽毛球場是否應該進行綠化和規范化管理?很快,一項邀請廣大市民參與的問卷調查在本地媒體發布。
市民的反映十分踴躍。在參與調查的市民中,選擇對現有羽毛球場全部進行標準化整改的占比為43%。
大部分市民表示上段應進行統一規劃,以綠地建設為主,休閑場所為輔,在節點處適量設置鋪裝運動場所,其他地方則加大綠地建設。
考慮細節讓設施更加便民
對現有羽毛球場地進行全面升級,市園林局參考市民意見后醉后做出決定。
從今年4月份開始,市園林局正式啟動全封閉分段施工。
根據確定的方案,決定生態化改造8個羽毛球場地,另外建設1個籃球場地。
如何考慮到濱江公園的特點,又盡量便民,在施工的細節上園林部門做了充分謀劃。
溫銘鑫說,運動場地的建設運用了海綿城市生態理念,大面積使用PP材料懸浮地板和陶粒透水磚。
記者昨天也在現場看到,這是一種類似蜂窩的特殊地板,場地表面平整,但雨水可直接滲入地下。“這樣既解決了場地積水問題,也提升了場地的防滑性和運動舒適性,讓市民有更好的健身體驗。”溫銘鑫說。
此外,為方便市民夜間運動,籃球場還加裝了太陽能照明系統。
在場地的建設中,與濱江公園園林景觀和諧相融,不僅原有植被未被破壞,還新增了一些小喬木和色葉植物,進一步豐富了場地景觀層次和效果。
到今年6月份,8個羽毛球場地相繼建成。
8月1日,濱江公園大南門段生態籃球場也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常來此打球的市民體驗后,好評不斷。
打造運動休閑長廊
從葛洲壩到白沙路,全長11.3公里的濱江公園,堪稱是宜昌市民醉喜愛的一條運動休閑長廊。
為了讓市民有更好的體驗,宜昌相關部門一直在對公園提檔升級。上段和下段均建成了自行車綠道,三江段還鋪設了步游木棧道。
今年7月間,雙亭廣場旁的健身設施進行了全面更換,地面材料和羽毛球場地一樣,也換成了懸浮地板。
隨著健身走路的市民越來越多,許多市民提出了打通濱江公園步道的要求。
今年9月份,園林部門利用集裝箱碼頭段的江邊馬道,鋪設青石板,一條近800米長的步道正式建成,濱江公園步道終于全線打通。
此外,鎮江閣到大南門的臨圍欄排水溝近日建成,濱江公園上段將告別下雨后積水之苦,讓市民休閑更暢快。
記者手記
民生無小事。
建幾座球場,修一段步道,于城市建設而言,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小工程。但于普通市民而言,這卻是關系他們健身運動的大事。
急市民之所急,想市民之所想。
一件件小事做起來,成就的是市民的滿意度,帶來的是一座城市的美譽度。
把小事做好,才能讓城市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