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水資源豐富,是少有的“生在長江邊,不飲長江水”的豐水城市,為什么還要節水?日常節水有哪些小妙招?13日上午,宜昌市2018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啟動。記者從現場獲悉,今年宜昌將正式申報國家節水型城市。
據介紹,經市住建委等多部門合力,目前,宜昌城市節水制度體系正不斷完善,省級節水型單位和小區覆蓋率不斷提高。在規劃展覽館、求索廣場、求索眾創中心、市體育中心游泳池等建設領域中,推廣雨水收集回用、生態水系循環補水、綠色種植屋面等節水項目;在市一中、夷陵中學新校區等,建設海綿校園,在操場設置雨水回收系統,實現“會喝水的操場”;在新黨校建筑工地、智禧灣樓盤建筑工地,大力推廣雨水收集循環利用。
為充分發掘良好的生態基礎和山水資源,宜昌還以“六大水系、八大公園”為依托,以運河濕地公園、柏臨河濕地公園等為代表,引入蓄排結合防治體系概念,采用城市雨水調蓄技術,大力實施生態園林項目建設,將城市中的自然植被、江河湖塘、濕地等生態敏感地帶的保護和舊城改造、新區建設、城市河道水系治理有機結合,“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美好生活離宜昌市民越來越近。
每年5月15日所在周為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也叫節水周。今年是我國第27個節水周,主題為:“實施國家節水行動,讓節水成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