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城區124個城建項目開工,快速路通車總里程超過80公里,宜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框架基本成型;老舊小區改造全國領先,爭取國家獎補3億元,4萬戶、11萬多居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得到顯著改善……2019年,宜昌城市建設圓滿收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宜昌城市建設將如何落子布局?1月16日,宜昌召開全市住房城鄉建設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透露,2020年,宜昌將以建設“美麗城市”為目標,努力建設生態城市、公園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安全城市,塑造更多有情感、有溫度、有關愛的柔性空間。宜昌市本級擬安排城建項目103個,總投資295.6億元,加快“內中外”快速路環網建設;改造老舊小區79個,打通港沙路等一批斷頭路;堅決懲治房地產中介亂象,實施棚戶區改造計劃2463套……隨著這一系列民生大禮包的送出,城市生活將更加舒心怡人。
2020年投資295億扮靚美麗宜昌
伍家崗長江大橋主線年內貫通加快“內中外”快速路環網建設
2019年,宜昌持續深入實施暢通工程,伍家崗長江大橋主塔順利封頂、先導索成功過江,峽州大道二期喜迎元旦長跑,點軍大道三期、花溪路二期等快速路建成通車,伍家崗收費站東遷、點軍收費站改擴建、東體路、發展大道石板人行天橋等一批“微循環”“微改造”項目國慶節前建成開放,三峽快速路互通立交工程開工建設,西陵二路E匝道建成使用,快速路通車總里程超過80公里,實現內外環閉合、中環骨架成型。新增海綿城市建成區面積7.85平方公里,占城區建成區面積的12.17%。城區累計建成綜合管廊8公里,新增城市綠道10公里。
宜昌要繼續抓好暢通城市和品質城市建設。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會議明確,2020年,宜昌將編制好年度城建項目計劃,著力提升項目計劃執行率,2020年市本級擬安排城建項目103個,總投資295.6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83.1億元。
2020年,宜昌將加快“內中外”快速路環網建設,推進伍家崗長江大橋年內全線貫通,加快實施三峽“高改快”互通立交工程;加快江城大道下段、港窯路延伸段、沿江大道延伸段、宜長公路等項目建設,確保先鋒路、江南二路、南站路等竣工通車;持續推進火車東站、奧體中心、沙唐等片區深度開發,有序推進共聯濱江片區開發,推動白洋、自貿區及高鐵北站等片區建設。
改造老舊小區79個打通港沙路等斷頭路
2019年,宜昌老舊小區改造爭取國家獎補3億元,4萬戶、11萬多居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得到顯著改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改造提升城鎮老舊小區107個,累計完成改造372個,顯著改善4萬戶、11萬多居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出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新政,對符合條件的給予每部10萬元獎勵,成立“加梯辦”聯合審批,完成加裝62部,初審通過230部。宜昌作為中西部唯一城市,入選新一輪全國“2+8”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
今年,宜昌將搶抓新一輪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城市機遇,立足九大機制試點任務,擇優遴選7個試點小區,深化試點創新,打造完整社區;繼續實施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改造老舊小區79個,累計完成409個;啟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新三年行動計劃及2021年中央補助計劃的申報,試點推廣老舊小區電氣線路整治經驗,穩步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
宜昌將著力推進暢通工程微循環微改造項目,打通港沙路等一批“斷頭路”“瓶頸路”,建設點軍大道等一批人行過街設施,確保夷陵大道下段等港灣式公交站臺投入使用。全面加強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合理配建地下綜合管廊和獨立路權自行車道,打造“15分鐘城市居民活動圈”;加強城市道路功能性照明管理,推動三峽大壩渲染照明二期工程完工,促進城市品質提升。
堅決懲治房地產中介亂象棚戶區改造計劃2463套
2020年,宜昌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總體定位,研究制定“一城一策”方案,著力建立和完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機制;深入推進整頓和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堅決懲治房地產中介亂象,全面推進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紀機構及從業人員誠信管理;強化房地產市場監測分析和研判,健全房地產市場預警預報體系,建立常態化信息發布機制,及時準確發布房地產市場信息;加大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研究,著力培育住房租賃市場主體,支持組建市屬國有住房租賃公司,鼓勵開發企業利用具備使用條件的自持住房開展住房租賃業務。
宜昌將落實《宜昌城區住房發展規劃》,適時修訂《宜昌城區公共租賃住房管理實施細則》,加快政策性租賃住房建設;嚴格把握棚改范圍和標準,實施棚戶區改造計劃2463套,加快平湖半島等結轉項目的清零掃尾和凈地交付;加大公租房貨幣化保障力度,簡化審核程序和條件,提高補貼標準,進一步解決新就業大學生、穩定就業外來務工人員等新市民住房困難;全面推行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推進公租房信息系統建設和公租房小區智能化管理,優化動態預警審核機制,提升公租房運營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