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跨省團隊游恢復后,全省各地市州為招攬游客,紛紛使出殺手锏,或景區免門票或提高旅行社獎勵,讓“搶客大戰”變得激烈。宜昌有哪些制勝法寶?
宜昌各大酒店用特色菜肴征服游客的味蕾,郭場雞、涼蝦等美食端上團隊游餐桌。
6月21日下午5時許,點軍桃花嶺酒店后廚一片繁忙景象。廚師長周海林正有條不紊地制作宜昌特色菜肴“當陽郭場雞”,雞肉焯水、熗鍋、下鍋,加入輔料和配菜燜煮片刻出鍋。
當陽郭場雞
半小時后,酒店迎來37桌吃旅游團餐的游客,此時餐桌上已呈上水庫魚頭、當陽郭場雞、石磨懶豆花等宜昌特色菜肴。
“我們這桌最愛吃的是‘水庫魚頭’,魚湯鮮美、魚肉嫩滑、魚刺也很少。”游客劉愛華說,“榨廣椒炒臘肉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特色菜,以前我只單獨吃過榨廣椒和臘肉,沒想到這兩樣組合在一起別有一番風味。”
早在今年3月,市文化和旅游局就推出《旅游團隊特色菜肴規范化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宜昌旅游團隊餐飲分為經濟餐、標準餐、高標餐、定制餐四個級別,以特色菜肴提升團隊游品質。
無奈當時跨省團隊游“熔斷”,只有省內的團隊游客享受到了宜昌特色美食。直到6月21日,跨省團隊游恢復,來自全國各地的團隊游客才有機會在團隊餐中嘗到辛辣的郭場雞、爽口的涼蝦、香甜的土家抬格子等。
旅游團隊特色菜肴以十人一桌為標準,按照團隊規格的不同,經濟餐四葷四素一湯起;標準餐五葷五素兩火鍋+時令水果;高標餐六葷四素兩火鍋+點心、時令水果;定制餐按客人要求,提前溝通,要積極向客人推薦特色菜肴。
此次被推薦的旅游團隊特色菜肴共計15道,包括宜昌肥魚、土家臘蹄、當陽郭場雞等特色火鍋;土家抬格子、夷陵土雞湯、榨廣椒炒臘肉、水庫魚頭、土家扣肉,農家煨昭君眉豆、木姜子土豆片、農家煎豆腐、石磨懶豆花、土廣椒炒芋頭梗10道(5葷5素)特色熱菜;以及宜昌蘿卜餃子、宜昌涼蝦2道特色小吃。
為確保宜昌特色菜肴能夠精細制作,確保質量,做出特色,市文化和旅游局制定了宜昌特色菜肴標準,明確了制作菜肴的主料、輔料、調料的種類及數量,讓餐飲企業在準備團隊餐時有標準可依。如宜昌肥魚(奶湯)要求主料肥魚1500克、輔料農家豆腐或寬粉250克,調料有鹽10克、白酒15克、姜片5片等,并且要求肥魚烹飪后肉質鮮嫰、湯汁乳白。
“廚師會根據游客團隊的年齡等特點安排特色菜肴。”周海林說,“比如當團隊游客以老年人為主時,在烹飪‘當陽郭場雞’時就特意選取肉質比較嫩的雞,雞也燉得更軟爛,更利于老年人入口。團餐里還會特意選擇石磨懶豆花,它具有健脾益胃、促進消化等功效。”
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場管理科科長李宏武介紹,推廣宜昌特色菜肴旨在提高旅游線路產品規范化發展,推廣宜昌美食文化、住宿體驗,增強游客獲得感,提升旅游服務品質。跨省團隊游恢復后,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將鼓勵宜昌市各旅行社及旅游餐飲企業向客人積極推薦宜昌特色菜肴,大力宣傳宜昌本地美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