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宜昌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農業總產值達到440億元,較上年增長10%;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100元,同比增長15%,首次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幅度。宜都、枝江、當陽和夷陵4市區的農民人均純收入有望突破萬元大關;
13個鄉鎮(辦事處)躋身全省百強鄉鎮,農業招商引資項目簽約資金達103億元,實現歷史性突破……
龍年風生水起,捷報頻傳。現代農業的獨特魅力,為宜昌的激情跨越打下了堅實的根基。特色產業提檔升級
依托資源優勢,培育特色產業,是宜昌提升現代農業的一個方向。
去年,宜昌按照統一規劃,確立特色農業發展重點,形成了區域化、專業化的發展格局。
看柑橘,已形成三峽庫區優質甜橙產區和長江、清江兩岸優質寬皮柑橘產區兩大特色產區。宜昌柑橘標準果園建設成效顯著,面積達到180萬畝,產量達到260萬噸,優質果率達到80%。
看茶葉,已形成江南和江北兩大特色產區,被農業部規劃為“長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綠茶重點區域”中的“鄂西武陵山和宜昌三峽名優綠茶區”。高效茶園建設步伐加快,完成改擴建7萬畝,產量達到5.29萬噸,增長15%。
看蔬菜,已形成高山反季節型、平原丘陵加工型和城郊精細型三大特色基地。完成城郊蔬菜基地建設1萬畝,城市蔬菜自給率達到70%以上,在全省領先。建標準化示范場154個。
看水產,已形成宜東平原湖區精養魚池、長江三峽庫區和清江庫區網箱養殖等三大特色養殖板塊。新生態健康水產養殖推廣工作取得明顯實效,先后建成3個國家級水產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和16個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
此外,宜昌還大力推進高產創建,全市糧棉油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達42個,產量直接增收2.4億元,有力地促進了大面積增產豐收。龍頭企業強力推進
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在武漢召開支持稻花香集團打造500億產業集群專題辦公會。9月,稻花香集團進軍500億誓師大會在龍泉鎮隆重舉行。
邁向500億元,對稻花香集團來說,這不僅是一個量的提高,更是湖北農產品加工企業質的飛躍。它對于做大做強我省農產品加工業、促進“三化”協調發展,具有現實的示范作用。
去年11月30日,隨著一聲鑼響,湖北紐斯達食品在天津股權交易所正式掛牌。這是宜昌第二家在天交所掛牌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此前,湖北晶盛惠糧油在天交所成功掛牌。
這兩家企業,為宜昌“農”字號企業如何突破資金瓶頸,如何做大做強,提供了一個生動的范例。
去年10月,秭歸屈姑食品與意大利TOSO酒業公司簽訂橙酒橙醋生產項目合約。作為宜昌首家引入的歐元投資農業項目,將臍橙與意大利酒業結合,在秭歸建立一個年產700萬支橙酒橙醋的生產基地。12月5日,“2012·秭歸臍橙及精深加工系列產品推介會”在省農業廳隆重舉行,系列臍橙深加工產品,在多個國家和城市廣開銷路。
龍頭企業帶動能力更強,輻射范圍更廣,對社會的貢獻更大。企業通過緊密聯合合作社,把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農戶組織起來,按照市場需求規模化生產、專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全市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到2700家,在全省位居第一。
目前,宜昌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345家,增加59家;農產品加工產值可望達到890億元,同比增長33.1%。枝江酒業、土老憨、屈姑、森源、采花茶業、蕭氏等10家企業入選首批重點培育企業名單。品牌建設突飛猛進
去年,宜昌農業品牌創建工作扎實推進,新增金香品雪、森源、今貝、清樣、山山等5個農業類中國馳名商標,累計達到14個,占全市總數的56%。
在全省“農”字號中國馳名商標中,宜昌位居湖北省市州前列。
僅就柑橘產業而言,宜昌不僅有湖北三大名果之稱的“曉曦紅”、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的“土老憨”,還有走出國門的“屈姑”。
建立標準化基地,成為我市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曉曦紅”建立符合國家標準的規范化柑橘種植基地;“土老憨”按照現代化橘園的標準建5個果蔬生產基地;“屈姑”建立可追溯質量監控體系……
標準化、設施化、現代化,是宜昌創建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的目標。
去年,宜昌累計申報示范基地100個,通過考核認定42個。完成畜產品質量安全異地監測2次,隨機抽檢生鮮乳樣品6批次,檢測合格率達100%。水產品硝基呋喃類代謝物、孔雀石綠、氯霉素抽檢合格率為100%。配合農業部、省完成農殘檢測12批次,合格率達到98%以上,連續3年在全省考核中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