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悉,全省縣域經濟2017年度醉新排名公布,在一、二、三類共80個縣市區排行榜中,宜昌有夷陵區、宜都、當陽、遠安4個縣市區進入分類榜前十強。
根據縣域經濟工作考核辦法,湖北將全省80個縣(市、區)劃分為三類縣(市、區),其中第一類縣(市、區)22個,其中包括夷陵區、枝江市;第二類縣(市、區)27個,其中包括宜都市、當陽市;第三類縣(市、區)31個,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和五峰在此之列。
在此次省經信委、省統計局聯合發布的2017年度縣域經濟綜合排名中,夷陵區、枝江市分列第一類縣市區綜合排名第10位、第17位;宜都、當陽分列第二類縣市區綜合排名第5位、第9位;在第三類縣市區綜合排名中,遠安列第7位、興山列第11位、秭歸列第24位、長陽列第27位、五峰列第31位。
記者注意到,在2017年度縣域經濟考核指標體系中,宜昌9個縣市區的人均指標普遍好于經濟總量指標,而人均指標主要包括人均生產總值、人均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宜都和當陽人均指標指數分列第二類縣市第1位和第2位,遠安人均指標指數居第三類縣市第1位,夷陵區、枝江市人均指標指數分列第一類縣市區第4位、第7位。
在第一類縣市區中,江夏區、大冶市和蔡甸區位列綜合排名前三;棗陽市、鐘祥市和京山縣列第二類縣市區綜合排名前三位;第三類縣市區中,恩施市、南漳縣、麻城市綜合排名位居前三。
專家指出,與縣域經濟強省相比,“尖子不尖、平均水平低”仍是我省縣域經濟面臨的問題。要推動縣域經濟躍上新臺階,各縣市要重視與周邊產業配套,共同打造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產業或產業鏈,實現合作共贏與差異化發展,同時要統一規劃協調縣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發展,解決公共服務和社會發展短板。